9月8日晚,南校区大益爱心茶室内,掌声阵阵,太阳成集团tyc5392017级园艺一班“我的大学我做主”主题班会在轻松融洽的氛围中进行。学校党委副书记杨天梅作为班主任,亲切看望慰问正在军训的新生,并与新生一起谋划大学生活。
在听取了部分学生代表有关个人大学生活规划后,杨天梅以父辈的口吻,用接地气的词句,饱含深情的与新生一起畅谈如何过好大学时光。他希望新生在入学之初,在思考“三个问题”的基础上,做好目标规划,处理好“四个方面”的问题,养成“五种习惯”。首先要思考“报考大学为什么”、“上大学干什么”和“大学毕业有什么”这三个问题。杨天梅认为,“上大学”通俗的讲,就是要为自己未来创造更多、更好的选择。学生,就要以“学”为生。大学之道,在明明德,在亲民,在止于至善。在上大学期间,要充分利用大学丰富的学习沃土,把自己培养成与时俱进的时代新人。当四年大学时光结束时,有的同学考取研究生进入更高层次进行深造,有的同学出国深造,有的同学考取公务员、事业编,有的同学直接进入优质企业工作。当然,也有少部分同学一事无成,甚至无法顺利完成学业。因此,杨天梅希望新生同学要增强危机感和紧迫感,认真走好大学每一步。
其次要做好目标规划。目标是方向,也是动力。杨天梅指出,从迈入农大的校门开始,同学们就应思考如何规划自己的学业、规划自己的职业和规划自己的人生。大学的生活阶段性特别明显,共分为四个学年、八个学期,他希望同学们能针对不同阶级的学习、生活特点制定不同的目标,并采取不同的对策。同时,制定的目标要由大到小,用一个个小目标的实现来完成大目标。并且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,根据自己不同阶段的成长,及时调整修正目标。
第三,要处理好“四个方面的问题”。一是要处理好学习的问题。大学的学习模式完全不同于高中,同学们要尽快适应大学的学习节凑,讲究学习方法,改变高中“1+1=2”的标准答案思维,学会用发散性思维学习大学的课程,充分利用图书馆等条件,围绕课堂教学热点,广泛查阅各种资料,能够进行创新性的学习。二是要处理好人际关系问题。一方面,要处理好同学之间的关系。班内的同学都来自“五湖四海”,在饮食习惯、表达方式等很多方面都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差异,希望同学们能够相互包容、相互学习,吸收全国各地的文化精髓,打造和谐宿舍、和谐班级。另一方面,要处理好师生之间的关系。注意增强学习的主动性,特别是在基础课学习阶段,学生要主动联系老师解决学业上的困惑,打好专业课基础。三是要处理好“钱”的问题。希望同学们常怀感恩父母之心,树立勤俭节约的意识,不要互相攀比,做好资金的使用计划,把来之不易的学习条件都用到学业上。四是要处理好安全问题。生命安全是第一位的,杨天梅要求新生要时刻紧绷安全这根弦,认真学习《学生手册》,严格遵守校规校纪,确保健健康康走出校门。此外,还要诚信应考,确保学业安全;增强防范意识,防骗、防盗,确保财产安全;增强明辨是非能力,特别是在进行网络活动时,要树立正确“三观”,不信谣,不传谣,确保思想安全。
第四,要养成“五种习惯”。一是要养成多读书的习惯。对于学农的学生来说,也要多涉猎人文方面的书籍,培养多方面的才华和人文情怀;二是要养成多运动的习惯。注意加强体育锻炼,在强身健体的同时,培养自己的体育特长,磨炼自己的毅力,增强团队合作意识;三是养成多参加学生活动的习惯。在抓好第一课堂学习的前提下,结合自身的兴趣爱好适量参加各类社团活动,全面增强个人综合素质的同时,彰显个人特色;四是要养成多参加实践的习惯。在校内,要积极参加科研创新、创业方面的实践活动,学以致用,学用结合。在校外,要有意识的利用寒暑假或者周末参加社会调研、公益活动等社会实践活动,积极接触社会,了解社会,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;五是要养成多游历的习惯。“读万卷书,走万里路。”新时代的学生,要多走出校园,到不同的地域游历,领略祖国各地丰富的文化,增长见识开拓视野。
最后,在谈到专业问题时,杨天梅谈到,专业无好坏之分,专业是基础,同学们要向在所学专业领域内的作出卓越业绩的束怀瑞院士、学院的教授们学习,学农爱农,把自己打造成对社会有用的人的同时,实现自我人生价值。